农资安全追溯,老话题“遇上”新解法
发布时间:2013-10-30
近年来,工业添加剂不时进入农产品领域成为安全隐患,多地多次提出抓源头,抓产地环境、农药监管,成效却不尽如人意。 “有了这个,农资店压根不敢卖"神农丹",”潘立刚从兜里掏出手机,点了名为“手机农资检查系统”的应用图标,一个安全监管员负责的全部农资店和检查项目一目了然。“和手机应用对应的是农资店里的POS机,卖出什么农药通过POS机记录在系统里,安监员时不时拿手机一扫,有违规马上出警报。” 10月26日结束的第十五届北京分析仪器展览会上,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潘立刚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独家采访时说:“用信息化的手段检测农田、农产品、农业投入品(农药、化肥等),能够扩大覆盖率、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农资监管一点就“清” 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危机发生后,多地多部门都表示要从源头监管抓起:2007年便有报道,某省农业厅厅长表示针对瘦肉精事件,要开展源头治理—抓产地环境治理、抓农药的监管、开展专项整治;海南省针对毒豇豆事件也表示,建立农产品生产追溯系统,但会遇到追溯到一个地区就没法再往上追的问题。 “安全的农产品是"种"出来的,不是检测出来的,”潘立刚说,从源头抓起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业界共识,但怎么抓才得法? “人力撒网覆盖面受到限制,”潘立刚表示,抓源头一直没走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窘地,一种添加剂滥用被封杀,另一种又冒出来,“信息化网络有望实现"牵一发动全身"。” 潘立刚说,农资监管专业系统便是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一种手段,农资经营企业、农资店、农户、安监员都在同一个系统中,销售记录、索证索票和质量追溯“一点”就清楚。 潘立刚还原了整个农资的监管过程,“每个农户都有一张农资卡,到店刷卡,才能启动POS机进行交易,POS机还负责安监员的到岗考勤,安监员到店后检查货品与记录是否相符,随时在手机里录入检查记录、问题上报等内容。” “系统已经在北京市大兴区试点,下一步将逐步纳入200多个标准化生产基地,基地涵盖的农田、农产、农资等都随之进入系统。”潘立刚称它为“安全锁定技术”。 农田质量拿数据说话 “范围越大、信息化优势越明显。”不止监管农业链条,卫星遥感可以判断农田的位置、长势和灾害,传感器可以监测农田周边的光热气水土肥,综合这些数据,“农田的土壤质量也能像看卫星云图那样,一级质量用天蓝色、二级质量用绿色……”潘立刚说。他记得2012年有媒体报道京津地区农田土壤质量达到警戒级别、河北农田已经遭污染的事件。声音一出,公众哗然,政府部门也倍感压力。 关系到百姓菜篮子、粮袋子的农田环境是不是如报道那样岌岌可危?回答公众疑虑,要用数据说话。“我们综合分析了过去3年京津农田8000多个样点的数据,包括重金属8项等指标,数据显示只有3%的点达到警戒级别,失实报道就不攻自破了。”潘立刚说。 “我们同时发现,近五年来,京津地区污染因子积累速度有所增加,高于纯农业地区,这与设施农业有机肥施用过多有关,”潘立刚解释,对数据的分析将为农品施用等农业行为提供指导。 建立模型帮助部门决策 大田、温室、养殖、物流、市场,农产品种类繁多、地域分散、涉及环节众多,“互联网技术把以分散为主要特征的农业连结在一起,把尽可能多的影响因子考虑进来,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得出预估。”潘立刚介绍。 “一家面粉厂,到哪能收到质量好的麦子呢?以前是按经验划等级,现在可以在"近红外谷物品质联合分析网"上作判断,湖北、江苏、黑龙江等地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快速大范围检测到的当地谷物质量信息,全部上传到网上,我们在中心主站可以对样品质量进行监控,加入天气、地区等因子构建模型进行分析,指导企业的收购行为。”潘立刚说。 在国家层面,农业部需要对全国的农田环境情况进行监测和掌握,“以前监测农田环境,用网格化、均匀抽样的方法,点有可能定到道路、桥梁、房子上,执行的时候就麻烦了,问题是这样的点去了,抽样后的统计还准不准了。”潘立刚说,信息化之后,“抽样抽到房顶的尴尬不会出现,抽哪些点、抽多少点、怎么抽样,这些我们都会在建立预测模型、风险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帮助农业部门进行早期采样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