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何不自己建立追溯平台
发布时间:2012-10-20
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并非一个新鲜词。按照通常的理解,消费者购买肉菜出现问题后,可以通过该平台追溯到零售店、零售物流中心、分销商、制造工厂、上游供应商,直至种植者、养殖者。
肉菜流通追溯管理平台的推出,直指食品安全监管。事实上,它的诞生也本因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普遍焦虑。
欧盟国家首先提出了食品安全追溯的概念。国际物品编码协会(GS1)开发了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食品安全追溯解决方案,采用商品条码系统,对食品在生产和流通各个环节进行源头监管和跟踪追溯。
这一系统推出初始,全球便有40多个国家参与其中。
日本便是受益者之一。2001年发生疯牛病以来,日本谈牛色变。2003年,日本政府颁布了“牛肉可追溯法”。按照法律,日本每头牛都必须佩戴2个耳标,对每一头牛进行身份标识。不过,当时采用的是日本自己制定的码制,在以后,采用了是GS1系统,要求对牛肉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都必须有GTIN标识,对每一块牛肉进行身份识别,所有零售商都可以根据这个标识追溯到牛肉的加工、运输过程,直至牛肉的养殖源头。
在东京,所有牛肉餐馆对牛肉都拥有自己的编码,消费者可以利用手机来识读,牛肉的来龙去脉一清二楚。如此一来,日本人才得以恢复对牛肉质量的信心。
对于加工食品企业,政府并没有采取法律手段,而是食品加工公司自愿实施GS1追溯。在日本,食品加工厂利用GS1追溯系统,实现了从原材料到加工、运输、仓储及货架等环节的标识,对于减少存货量、降低成本起了很大作用。
中国也意识到追溯平台的巨大作用。因此,在北京奥运会前夕,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与GS1联手,采用以商品条码为基础的GS1统一标识系统,共同打造了“中国食品安全追溯平台”,选取食品行业龙头企业进行试点应用。然而,四五年过去了,食品安全并未有丝毫好转,事实上普通民众根本不知有这么一个平台。
此次广东推出肉菜流通追溯平台,并非一个孤立事件。9月24-25日,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便在河南省郑州召开。而在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巫奕琦便提交提案,建议建立和完善大中城市肉菜可追溯体系。按省农业厅的说法,部分有条件的地市已经开始了在肉菜市场建立可追溯平台和系统,能实时反馈至监管部门。
中国食品安全的严峻,远超乎当年的日本疯牛病的影响。该追溯平台什么时候全面铺开,目前官方没有肯定的答复,但民间对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忍无可忍。通过日本的案例,我们也可看出,在追溯平台的建设上,完全可以官方与民间并举。
利民、便民,这是追溯平台应该具有的特点。在编码技术、二维码技术等大行其道的今天,商家建立自己的追溯平台,并非难事。在超市和农贸市场里,无公害、绿色蔬菜、猪肉等等大行其道,但若能让消费者通过手机等工具,迅速查询到该食品的每一个流通环节,这“无公害”、“绿色”等标签,方才显得货真价实。这对拥有品质保证的食品商家来说,也是获得消费者信赖、树立品牌形象,最终赢得市场的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