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第二届)中国食品供应链大会”于2020年8月27-28日在湖南长沙召开,商务部现代供应链专家委员会研究员丁俊发为本次大会带来“双循环体系与食品供应链”主题演讲。
我来自80后,今年整整80岁。从中国物流产业联合会领导岗位上下来以后,从2006年开始,我集中精力研究供应链,每年出一本《中国供应链管理白皮书》,一共出了11本。后来到2017年的时候,又集中出了《中国的供应链研究市场》,为什么要集中力量来研究供应链?因为原来在中国物流产业联合会的时候,每年物流发展的研究报告都是我在主编,写到供应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写,没有一个大学愿写,为什么呢?这供应链怎么写?中国的供应链到底管什么东西?没什么好写的。因为我和国际上的一些研究物流供应链的专家接触比较多,特别是包括日本的一些专家,都给我提出一个问题,中国必须在供应链要尽快启动。当时因为中国的物流刚刚起步,现在加上一个供应链,有些人搞不清楚物流和供应链到底什么关系。于是后来物流发展了一段时间以后,越来越感到不搞供应链的话,物流发展就可能到了一个天花板。
比如说我们现在讲到物流的成本,物流成本我们国家领导人一直不太满意。比如现在发了很多文件,包括物流的高质量发展等等一些,领导人都提出现在中国的物流成本为什么还那么高?当然我们要回答国家领导人,为什么我们中国的物流成本这么高,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有的东西是客观存在。比如现在中国在工业化的中后期,工业化的中后期的物流成本就要高一点。不像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服务业占大多数分,服务业没多少物流成本。而中国现在有大量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它的物流成本比较高。另外是我们中国的政府体制改革,现在也没有太完备。比如我们过去讲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体系为什么一直没有完全形成?因为我们长期以来政府机构没有完全到位。我们当时搞物流的人主张运输部门是一个部门,不能再分铁道部、交通部、邮政、银行,好多东西你搞你的,我搞我的,物流成本肯定高。所以当时工程院专门做了一个研究,中国一定要发展综合运输体系。
后来怎么办?后来慢慢集中到了交通部。很简单,比如我们经常去国外出差就港铁联运,实际外面大的港口旁边肯定有铁路,中国的港铁联运很差。为什么?因为港口是交通部的,铁路是铁道部的,你管你的,我管我的。为什么交通部管的地方你铁路还踩一脚?所以体系上的原因导致很多物流成本增加。
后来我们很多人研究,我们中国的吨公里的物流成本并不高。比如现在我们和美国比,吨公里的货运成本比美国低,但是为什么总体成本比美国高呢?乃至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供应链发展得不好。我们现在供应链就是一些组织体系,纵向的、横向的资源整合,包括食物的整合,包括服务业的整合等等,很多东西整合不好。我们经常讲到比如说政府,政府之间互相扯皮,厉害得多。西方好多国家都是小政府,但是我们中国是大政府,为什么?因为好多东西一系列牌子太多了,互相扯皮赖皮。现在比如我们发展互联网,阿里巴巴也好,京东也好,为什么好多网上便宜呢?因为里面很多环节没了,整合掉了,优化了。所以我们如果不发展供应链,光是物流的某个环节来降低成本可以做到,但是综合成本降不下来。
所以我想集中力量研究供应链,包括现在我给何会长他们都讲到,我们现在食品必须要研究供应链。所以去年在南京我主要讲食品供应链如何构建,我今天发言的题目是讲双循环体系。这是一个中国战略,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一个国家大战略,大家今后的时间里面可能会很多东西和这个大循环战略结合在一起。
双循环一方面是着力打通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各个环节,完善国内需求体系、供应链体系,充分发挥国内需求潜力,同时以满足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深化对外开放,使得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地联通、促进。这是双循环的主要内容。
双循环为什么提出来?我先讲一个背景。
第一个背景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知道毛泽东同志曾经提出三个世界叫第一世界、第二世界、第三世界,当时把整个世界划分为三部分。后来到了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提出我们现在整个世界是处于和平与发展时期。到现在为止,包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现在仍处于一个世界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内容,但是我们和平和发展到现在,将发生一个大的变局,就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大变局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变革:
一个是国际格局和力量对比加速演变。现在不是美国想称霸的时代,中国也好,包括欧洲也好,还有一些其他国家都在兴起,整个的力量格局和对比都在演变。
另外是世界经济的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现在不管是互联网也好,供应链也好,很多东西都会促使我们整个技术的进步,改变我们所有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世界都在改变。
另外一个,全球的治理体系深刻重塑。不管是在经济领域或者在其他的领域里面,全球的治理都在进行重塑。
现在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以后,加速了这种变化。在这种变化里中国怎么应对?比如今年根据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计今年全球的经济将下降4.8%,根据世界银行估计今年全球的经济将下降5.2%,就是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从来没有世界经济这样下跌的。包括我们中国也是,一季度我们下降了6.8%,二季度上升了3.2%,这中间上下颠簸从来没发生过。所以现在的一个问题是中国怎么应对?中国应对,经过大量的研究认证,就提出了双循环战略,它就要来适应大变局的需要。
第二个背景是中美关系。中美关系大家都非常关注,因为现在中国和美国的关系处于一个非常冷的时期,因为中美关系是整个现在世界的最主要的国际关系。也可以这样讲,中美关系将决定世界的走向。所以怎么样处理中美关系这个大战,考验着中国的领导人,也考验美国领导人来如何应对。中美关系我们如果从历史阶段讲,经济全球讲,意识形态讲,这是一场持久战。大家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形成了两大阵容,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阵容,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的阵容。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出了一个战略,首先把苏联改掉,后来确实实现了这个目的,苏联解体了。从此以后,美国等一些国家把第二个目标瞄准中国,所以后来从基辛格秘密访华到后来尼克松访华建立正常的关系,西方国家出台了一个政策,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西方通过支持中国的改革开放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交流和人文交流来影响中国,使中国逐步走向民主,走美国的路。但是后来西方好多国家认为,中国的第一代变不了,第二代可能也变不了,到第三代、第四代可能要变,但是到现在为止特朗普上台以后,经过整个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打压,中国依然没改变,还是共产党领导,还是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这次新冠病毒以后,完全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也包括像中国和平时期,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很多地方都超过了美国。比如制造业,现在中国已经占全球制造业的35%,在很多领域里面已经超越了美国。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认为应该打压中国。打压中国无非两个办法,一个办法是发动战争,但是现在谁都不可能发动世界大战,中美之间有大战这不可能,从我个人来讲这场战争不可能发生。但是美国现在是集中力量来打综合战争即供应链战争。所谓供应链战争就是在所有的方面整合力量来对付中国,美国不是光一个地方对付中国。包括香港问题,香港问题完了以后,欧洲好多国家原来都和美国矛盾重重,但是香港的问题一出来,都站美国那边去了。现在美国都在整合力量,整合全球力量对付中国。不仅仅是贸易,后来到科技、工业、教育,新闻记者开始都打压中国的一些企业,这是典型的叫全球供应链大战,综合战争。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怎么应对?所以很重要的一个东西我们是叫双循环。这个我不再分析了,包括美国为什么现在遭劫了,美国没办法了,因为它自己面临了好多的新型挑战。也包括它的五个霸权受到了严重的挑战,所以美国现在的确是采取了一切措施要来对付我们中国。
第三个背景是我们的“两个百年”。第一个百年是到2021年全面实现小康,第一个百年基本实现了,当然我们的小康还是比较低水平的小康生活。现在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来全面实现小康,一个也不落,发动了整个全党、全民来消灭贫困,这个战略已经基本完成。现在关键在于到2049年第二个百年,大家都在研究要实现现代化,中国实现现代化没有一个先例,不管是美国实现现代化,欧洲实现现代化,日本实现现代化,没有一个国家和中国可以比,为什么?中国是有14亿人口的大国,14亿人口的大国怎么实现现代化?另外中国又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国情下,我们怎么实现现代化?主要依靠外物还是依靠内物、国内?所以最后中央经过认真研究讨论,提出来一个大的战略就是双循环战略,以国内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外互相促进。所以这是我们为什么提出双循环的三个大的背景。我们从第一次革命到第二次革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也必须要走这条路。
内循环我认为主要要抓住这三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生产、分配、流通、消费。这是国民经济的四大组成部分。马克思以前讲三分法,就是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是由三部分组成的,一个是生产,一个分配、一个是消费。后来马克思从资本主义那开始研究,马克思提出来所有的国民经济是四分法,把流通从生产里面分离出来,所以才有了我们现在的流通业。现在世界所有国家都承认马克思的这一大贡献,就是把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分成四大部分,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中央特别重视内循环,提出了四方面的内循环,非常重要。
我过去写文章经常讲,我也提出一些批评意见的时候,经常提这个问题,就是说我们国家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重视生产领域的改革开放。我们在生产领域里做了大量改革,但是后面没跟进,分配领域没有跟进,流通领域的改革没有跟进,消费领域的改革没有跟进,这样使整个国民经济的内循环流通变得不畅。包括像分配,分配里面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按劳分配为中心。但是我们研究改革开放以后,如果按劳分配来用不行,因为有些工资太低了。所以后来中央提出来、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来应该采取二次分配,以老百姓的收入除了你的工资以外,应该把你的资本也可以作为一种投资来做,所以后来我们形成了全民炒股、全民炒房、好多老大妈去炒黄金等等,为什么?因为靠工资的按劳分配太少了,我只能通过别的途径来获取。所以我们国家在分配体制这个问题上面有好多东西,内循环不是畅通的,我们要研究。
包括像流通,我们过去一讲到我们国家每个五年计划都有不同发展规划,但是中国从来没有一个中国流通业发展规划。后来我们到“十三五规划”的时候,有一个规划叫内贸流通规划,外贸没有,流通还是把内贸和外贸分开,专门把内贸搞了一个“十三五规划”,但是整个国家流通业的主体规划没有,到现在为止也没有。这反映个问题,我们从理论上、实际上对流通业应该怎么对它规范,很多东西理论上没有说清楚。马克思说了流通,但这个是大流通还是小流通?因为我们理论界经常讲到有小流通概念、大流通概念。
消费方面也是。从建国以来我们消费的政策改动很大,比如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根本不可能买小汽车,所以城市规划里面从来没规划停小汽车的地方,大楼底下都没有停车场,为什么?因为计划经济是不允许消费小汽车。改革开放以后,小汽车也开放了,包括医疗改革、住房等,消费政策做了很大的调整和变化,但是应该怎么样来促进消费?消费、投资很多东西应该怎么运作?所以这里面有一个内循环的关系,如果我们这个内循环运作不好会出问题。
另外是三驾马车。国民经济的发展谁拉动的?靠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第二个投资。改革开放40年来,28年消费是第一拉动力,12年投资是第一拉动力,出口从来没有成为第一拉动力,主要靠消费和投资。现在消费的拉动力越来越大,为什么?现在投资比例小了,出口也不行了,等等。问题在这儿,我们的内循环和双循环怎么样能够把消费、投资、出口一起来处理好,特别是消费。消费应该是两种消费,一种是老百姓的居民消费,另外一种是生产性消费。生产性消费包括我们的制造业、基本建设大量地消耗了大宗商品,那个东西是生产性商品,应该包括这些东西。但是我们现在应该更关注的是居民消费,老百姓的消费。老百姓的消费,我们现在为什么形成强大的供应链市场?因为我们有14亿人口,14亿人口的市场有多大?外国再说要制裁中国,但是中国的市场绝对不放松。如果我是一个商人、资本家,绝对不放松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太多,可以赚大量的钱。
但是现在我们出问题了,这几年你们可以研究,我们的电子商务等等都在上升,比例也很快,这个东西是流通的方式进行了革命,但是并不是促进了消费。我们研究这几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的增长比例逐年下降,老百姓消费的东西增长比例在减少,所以现在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提高居民消费。在二次分配的时候应该分配老百姓多一点,我们现在分配给老百姓的东西太少。改革开放以后取得了那么多成果,但是真正给老百姓的还是少了,所以下一步怎么样能够改变我们的分配方式,能够提高我们的居民消费力,让老百姓口袋的钱更多一些,贫富差距能够缩小,老百姓就能真正把它消费起来,特别我们现在很多的食品都是处于居民消费里面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另外内循环还有产业和区域结构。产业结构里有一产、二产、三产,一产里面有很多构成,刚才刘院士讲到好多的食品流域,包括农业的很多东西,农业的产业里面贫富差距非常大。另外是二产,它有很多结构问题。三产同样有结构问题,三产里面中国的服务业比较落后,所以现在中央一直提倡发展我们中国的服务业。另外是区域结构,包括城乡结构、中部、西部、东部的结构问题等等,这些东西都属于内循环。如果我们内循环做不好,等于是我们自己像一个家庭一样,好多东西家庭里面尽出问题,尽产生很多矛盾。
到目前为止要抓好“六保”,保就业、保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与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这是底线思维,为什么“六稳”后来变成“六保”?“六保”是这些东西一定要保证,这是底线思维。中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很大,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很多问题,国际环境对我们也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保住稳定,国家保住稳定,社会保住稳定,必须“六保”。这里面包括我们现在讲到粮食和能源安全,粮食的问题总书记这次讲到了浪费问题,这非常重要,这和我们在座的都有关系。因为全球粮食问题,人越来越多,自然资源的条件受到的灾害越来越多,全球的粮食问题年年都存在,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确是确保了粮食的安全,但是我们中国粮食多不能浪费。现在根据有一些人的统计,中国每年浪费的粮食和食品大概可以供我们中国2亿人吃一年。有好多大学里面的大学生吃的饭不管是早餐也好,中饭也好,晚饭也好,大概要扔掉1/3。也就是说如果一天消耗掉300万馒头,有100万的馒头是扔掉的。有的人提出很多地方比如说一些城市里面的餐厨扔掉的一些食品,那个量不是几千吨,有的是一万多吨每年,浪费非常惊人。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扩大消费,要创造不同的办法促进大家的消费,但是另外一方面要节约。
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东西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很多人问为什么过去从来没有提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这个稳定为什么还要保呢?等等。我这里提出来一个概念,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四个要素。
第一个是统筹防疫的前提下全面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这是最重要的东西,如果我们这个做不到,稳定是稳不住的。你也不能复工复产,不能复商复市,怎么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呢?很多东西都断。
第二个是要以优越的营商环境稳外资、稳外贸,保障国际货运畅通。这也非常重要,现在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我们不管是以内循环为主体,还是我们怎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必须做到稳外资外贸。这里面比如食品线很多东西都参与了外贸,包括刚才刘院士讲的罗汉果,华诚的罗汉果很多产品都出口到欧洲、日本、韩国等等,这些东西都应该保证货运的畅通。
第三是确保需求端、供给端基本平衡,物价稳定,PMI保持50%。因为产业链供应链要稳定化,必须要保证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基本平衡,特别是我们食品那更重要,必须要把两个都基本平衡。物价基本稳定,我们中国的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物价是基本稳定的,所以这个东西很不容易。我非常要感谢我们中国的农民,农民辛辛苦苦种了那么多蔬菜、水果等很多,是保障我们老百姓基本生活、物价稳定的基本来源。另外一个是PMI指数保持在50%左右,这是采购净指数,我原来是国际采购联盟的理事,所以我引进了这个指数,现在成为我们国家宏观经济走向的一个基本指数。50%是一个过渡线,50%以下反映着国民经济的下行,50%以上反映国民经济的上升。在今年的2月份,新冠肺炎病毒严重的时候,PMI指数只有30%多,下降很厉害。现在PMI指数基本保持在50.1%、50.2%这样的数字,反映出我们国家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所以我非常担心PMI指数下,因为PMI指数下,肯定我们整个国民经济下行。这是我们必须要保证的一个基本指数。
另外是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顺畅。商流是重要的商品。物流也是,我们的新冠病毒搁在中间,所以我们要快建物流,为什么?所有的东西可以封城、封市,机关也可以不上班,但是物流不行,物流必须畅通。当时我们做了很多调研,希望政府能够网开一面,因为如果现在每个省都把物流的车辆不让出行,那你物流怎么卖?怎么保证老百姓的生活呢?另外是资金流,最近中央特别强调要让实体经济解决资金问题,特别是现在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为什么大力发展供应链金融?说实话,我们的银行不大愿意直接对千家万户的中小微企业,因为中小微企业随时可能倒闭,所以我们现在发展供应链金融,千万个企业都保这个供应链,里面肯定有个链主,银行打开基本授信,我授信100亿,授信500亿,你再解决你这个链条里面的中小微企业。所以目前供应链金融发展很快,国家政府也非常支持。包括信息流的畅通,这是我们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基本要求,如果这四个东西做不到,你根本讲不到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问题。
讲了内循环以后,讲外循环。内循环靠自己行不行?不行,中国绝对不能完全靠内循环,你必须要和外循环结合起来。这里面有三个基本的前提。
第一个是经济全球化。像总书记讲的经济全球化像滚滚的长江、黄河的浪潮一样,一浪推一浪,不可能停歇。特别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地球成为地球村,所以现在全球生产,全球采购,全球流通,全球消费。这是不可阻挡的一个趋势。
另外是互联网时代。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做到世界上的任何东西可以买到,任何的东西可以送到。包括资金的结算、信息的传递等等都可以实现。
另外是供应链在改变世界。供应链现在采取了很多新方法,比如我们讲虚拟生产模式、虚拟服务模式等,这是供应链的模式。比如现在搞生产,像苹果电脑、戴尔电脑、小米等等,有好多他们生产的大量东西,乃至他们可能一个平方米的工厂都没有,一个工人都没有,那怎么生产呢?这是供应链整合,因为你可以整合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服务资源,你可以把他们整合起来进行生产。所以现在有很多地方比如发展制造工业,有很多地方发展流通制造业等等,这是跨界的融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外循环。
这里面很重要的是进出口贸易、投资和人文交流。我们现在的进出口贸易肯定要,因为中国是全球进出口贸易第一大国,在今年其他的国家在新冠病毒蔓延的情况下,进出口贸易下滑厉害,但是我们这几个月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还是稳定上升,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造中心,我们现在制造业占了全球的35%。
另外是投资,特别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我们中国有大量的投资,今后不仅是“一带一路”的投资,包括西方国家的投资我们都要重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后一定要搞投资,就像现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大量的西方国家都到中国来投资。今后的方向是中国会对国外投资,这样我们的外循环不能停。
包括人文交流,文化、教育、科技这些方面的交流都不可能停。
外循环有一些评价指标,我希望大家注意一下。一个是国际资源与市场的利用度,一个是国内外产业融合度,一个是国内发展对外依存度,一个是全球价值创造参与度,一个是全球供应链整合度。这是我们研究的时候非常重要的一些指标体系。
现在讲第一个指标。中国从小平同志提出来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那是利用度。我们现在利用不错,当然还存在很多问题。
另外国内外产业融合度。现在我们和世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现在的西方国家引进中国的外资企业有60万家,所以现在和外面的融合度比较高。比如武汉封城,武汉封城首先影响的是日本、韩国,为什么?很多的汽车零部件都是武汉生产,武汉封城以后,影响了这些国际上的汽车制造商的供应链等等。所以我们和国外的融合度越来越深。
另外是依存度。我们对外的依存度改革开放以后高的时候能达到60%,但现在我们只有20%多,现在对外依存度降低。但是我们中国有好多东西还是依存度比较高,比如高科技产品,芯片、航空发动机、一些高效的数控机床等等,现在很多东西我们还是对外依存度比较高。另外中国很多战略资源,比如石油、天然气、铁矿石,包括大豆,我们的大豆80%是进口,我们的粮食同样一年要进口很多,等等。这些地方依存度在降低,但是中国实际上还有比较高的依存度。
价值创造的参与度,中国有很多资源可以参加世界价值的创造,但是现在世界平均价值参与度的57%,中国只有43%,为什么中国参与世界价值创造参与度比较低?因为中国大量生产的东西是中间产品,所以我们今天讲到中国缺少市场,缺少研发,缺少一些知识产权,我们有的是生产,所以价值创造参与度受到影响。
包括供应链的整合度。供应链的整合包括整合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所以我希望在座的不管是饮料企业也好,酒类企业也好,其他食品企业包括餐饮企业,我们研究供应链的时候一定要研究整合商品、食物,另外一定要研究整合服务,也包括非物质资源的整合。
食品行业的供应链系统这几点非常重要。一个是食品的供需平衡是内循环的第一平衡。我们如果讲内循环的各种平衡,食物的平衡是第一平衡。如果食物不能平衡,一切都是虚的,整个社会很多东西都会乱。食物都不平衡,大家都去店上抢东西,没法运转。所以现在食物平衡是在内循环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环,这个平衡包括数量的平衡,包括质量的平衡等等。
另外要大力推进食品产业的供给侧改革。这对我们食品供应链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现在食品行业里面好多的产业结构,特别是供给结构里面不平衡,里面是不可持续的。另外里面有很多缺点,同样,在供给侧我们食品的供应链里面有很多供应链漏洞,另外还有大量的供应链的其他问题,所以我们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解决这些问题。
另外是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要讲科学、讲安全、讲可持续发展。我们一方面讲食品好多浪费太厉害,不形成强大的消费市场。不是,我们要形成强大的食品消费市场,包括国外市场等等,但同时我们要讲科学。
另外是通过互联网+和供应链+实现食品的高质量发展。因为我们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食品行业也要有高质量发展。所以我们今后协会也可以好好研究一下,包括我们的采购供应链分会研究下,什么是食品行业、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有一些指标体系,要有一些评价指标等等。这里面两个东西很重要,一个是互联网+,一个是供应链+。
另外是积极参与国际食品的互补,促进国内的再平衡。这是形成我们食品行业参与内循环和双循环非常重要的一些部分。
我今天花点时间讲这些,讲错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评。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