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最大的转基因农产品生产国,美国的转基因农作物种植面积今年进入第八个持续增长年。美国农业部全国农业统计局年度种植展望报告显示,今年转基因玉米种植面积达 45% ,比去年提高了 40% ;转基因棉花种植面积由去年的 73% 上升到今年的 76% ;而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达到了 86% ,去年仅为 81% 。但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一直是个争议非常大的问题,其市场也因此一直存在严重危机。由于欧洲食品商的长期抵制,美国转基因农产品出口曾经严重下跌。据世界观察研究所提供的数字,美国对欧盟的大豆出口从 1998 年的 1100 万吨下跌到近年来的 600 万吨,玉米出口从 200 万吨减少到 13.7 万吨。美国农产品出口损失了将近 10 亿美元。
欧盟转基因标识法即将于本月下旬正式生效,该法规要求所有含有生物技术生产成分的食品和饲料必须带有转基因标识,并需提交大量文件。这意味着美国将面临一个困难抉择—是否要在世贸组织内就欧盟转基因标识法对欧盟提起诉讼。目前美欧之间在食品生物技术问题上尚有一起未决的诉讼案例,即美国就欧盟拒绝批准新的转基因农作物在世界贸易组织对欧盟提出的起诉。美国需要考虑是不是应该再一次冒这样的风险。最近,白宫正在费尽心机修补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与欧盟之间所产生的裂痕,如果提起诉讼,等于再一次选择与欧盟敌对的立场。
对于美国农民和农产品生产企业来说,标识本身也许并不是一个大问题。欧盟反对转基因农作物的声势如此浩大,食品商绝不会销售以转基因玉米或大豆作原料的食品,所以转基因标识根本不会在欧盟的食品柜台上出现。即使真有转基因食品出现,销售商也不会给它贴上转基因标识,而会立即在外包装上贴上一个骷髅标志。真正令美国农民和农产品生产商忧虑的是欧盟要求的大量文件和检测手续。他们认为欧盟已开了一个危险的先例,担心欧盟的态度及其政策规定会被其它国家效仿。美国的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最近,对转基因产品进行标识的国家越来越多。3月 31 日,争议较大的巴西转基因标识法在推迟一个月后也终于开始生效。该法规规定,食品中转基因物质含量超过 1% 就要进行标识。美国农业部官员称这一倾向为“欧盟病”。他们认为,如果对欧盟的标识法出台不闻不问,其它国家就会步欧盟后尘,采取同样的作法。
目前,很多国家对农业生物技术产品仍持怀疑或敌对态度。许多国家已明确表示拒绝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农作物,一些发展中国家甚至拒绝美国以转基因农作物提供的粮食援助。3月底,日本消费者组织及环保组织的代表专程赴美国北达科他州,向当地政府和美国农业部官员递交了由414个日本团体组织联合签名的拒绝转基因小麦的请愿书。日本是美国北达科塔硬红春小麦的主要进口国,每年进口数量达5千万蒲式耳。日本代表表示,由于消费者的坚决反对,日本进口商都拒绝进口美国的转基因小麦及其产品。为了避免将转基因小麦带入日本的风险,日本将停止购买所有的美国小麦,而将进口渠道转向美国的竞争对手加拿大或澳大利亚。日本只是拒绝美国转基因小麦的许多国家中的一个。
欧盟转基因标识规定还将给生物技术农作物的研究带来影响。美国大豆加工商号召国内种植大豆的农民在培育大豆新品种时采用传统育种方法,以保证豆油和浓缩豆油中不会出现转化脂肪,以免在出口欧盟时遇到麻烦。
作为转基因作物的研制者和推崇者,美国孟山都公司正为寻求对世界第一个转基因小麦品种使用的合法化而做最后的努力。根据美国北达科他州小麦协会的市场销售专家透露,该品种获得美国批准的最后期限可能要到2005年秋季或2006年春天。但是不管怎样,只要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孟山都就不会停止对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和推广。
在经历了漫长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测试及论证后,美国最大的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终于在今年 2 月 23 日获得了中国政府颁发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但该公司的产品在世界上其它许多国家仍受到抵制。该公司研究开发的全球第一个耐除草剂转基因小麦品种目前甚至还未获准在美国使用。近日,美国小麦种植协会表示,除非该品种的使用能够同时获得加拿大的批准,否则不会单独使用这全球第一个转基因小麦品种,因为他们担心采用这一品种后,那些拒绝转基因农产品的国家会将供货渠道转向加拿大。孟山都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产品在加拿大已经遇到了非常强硬的阻力,因此他们建议美国小麦种植协会放弃过去的坚持,采用新的变通战略。据美国北达科他州小麦协会的市场销售专家透露,该转基因小麦品种获得美国批准的最后期限可能要到2005年秋季或2006年春天。
欧盟的转基因标识规定不仅是美国公司需要面对的一个大问题,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美国货运商的一个难题。根据这个规定,一批货物中哪怕只存在极其微量的转基因 DNA 也要加以标示。这使业内人士感到忧虑,因为一种粮食作物中无意间混入极少量其它品种是很平常的事。例如,已于 2000 年被逐出市场的转基因玉米 Starlink ,尽管农民停止种植已有多年,但目前其它农作物中仍时常会出现微量的 Starlink 玉米。
美国农业经济学家 Giannakas 最近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农业生物技术的命运完全掌握在消费者手里,也就是说,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态度以及对本国政府决策的影响力对于所有转基因食品的市场走向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它会影响到农民对农作物品种的选择,同时也会影响生物技术研究机构的产品定价和新技术开发。研究表明,欧盟的标识规定和市场需求对美国转基因小麦生产和研究都将产生直接影响。
Giannakas 指出,生物技术所带来的利益分配也会影响消费者的态度。美国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每年都在大幅增加,但到目前为止,消费者还没有从大量上市的转基因食品中体会到成本下降或其它直接的好处,反而要考虑这项技术带来的健康、环境、伦理道德、民族习惯等诸多问题。尽管美国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批评少一些,但在转基因食品的上市和标识问题上,农民、生物技术公司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将继续存在,他们对于立法和标识的态度也很少能够取得一致。
另外, Giannakas 的研究还显示,在美国,如果强制推行转基因标识,将大幅度增加食品加工过程中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原料隔离成本,而这些负担将通过食品零售价的上涨而最终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不管是否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只要消费者相信转基因食品确实与非转基因食品不同,他们就会得出结论,认为生物技术对他们没有什么益处,一些消费者就会希望转基因食品被禁止。这个研究结论对于转基因食品的立法、研究和开发也有重要意义。